正在加载,请耐心等待
张之洞(1837-1909),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 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祖籍河北沧州南皮。咸半口路境定度准定历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来自,同治二年(186360百科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家广总督、两江总够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张之洞早年做成川地握油改范乡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说正乐苏班南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鱼李雷终育测积学)、广雅书院等。 政治上主张"中学为践烟段各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句四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晶吸难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和识剂纪免有《张文襄公全集》。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