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请耐心等待
徽州,诗升种挥斤位混善政简称"徽",古称歙州(源于东、西两座山,西边黟山即黄山,东边---白际山脉即歙县的发祥地,主峰搁船尖。黑白两山,龙飞凤舞,形成黑白徽州的格局来自),又名新安,由黄山雨维再齐且市的歙县(含现徽州区及黄山区汤口镇)、黟县、休宁(含现屯溪区)、祁门及婺源(现360百科属江西上饶)、绩溪(现属功专呼均门安徽宣城)六个资跟罪本县组成。徽州是浙江省早期雏形浙江西道的亚积危照给限短读一部分,也是江南省分治造万蒸脸专日杆陆后安徽之"徽"的来源。罗难封铁老道唱挥新安亦指徽州与严州之新安江(钱塘江北源)及分治前之新安郡,严州现已并入杭系状实亲纪州。太平天国时期江南饱受兵蠡之祸,徽州曾短暂归属浙江代管。
徽州地处黄山与天目山脉间,东临吴越故都杭州,与浙西的金、衢、严三州唇齿太车压成相依,风光秀美,山水人文系之,粉墙黛瓦的江南徽派建筑与之相得益彰。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府治所在为歙县(徽城镇为府县同城),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明清时徽商(六县商人)称雄中国商界500余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现在所讲的古徽州指的是源于北宋的行政区域--徽州,在历史上已经有存在了近780年。徽派建筑是当地的代表,有"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