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请耐心等待
泉州驰名的闽南建筑颇多,威远楼居其一。
周祈《名义考》卷三:"门上为高楼以望曰谁……下为门,上为楼,或曰谯门,或曰谯楼",民间又称威远楼为"鼓楼",俗称北鼓楼。曹昭《格古要论》卷五:"世之鼓楼曰谯楼",现代泉州人称之为"闽南天安门"。
威远楼座落位于泉州市区北端,在宋郡衙、清提督衙前。关于威远楼始建年代众说不一,民间相传五代王审知建立闽国后,就开始在泉州州治前建双阙( 瞭望防卫楼),下垒石如城,或许就是威远楼最早的雏形。那时,威远楼是泉州城的城标,不少国外航海旅行家的游记有它的记载。
南宋状元泉州太守王十明就把泉州的北楼(威远楼)和武昌的南楼(黄鹤楼)并称为"天下名楼"。至元九年秋八月(1349年),泉州长官契玉立就重新择址在州衙前建造这座古泉州标志城楼,命名为:"威远楼"。从康煕年间至光绪年间,威远楼仍经几次修葺。据现存的《重修威远楼记》称:"泉州之威远楼,即古桐城之谯楼也。历岁久其间兴废不常,何可胜数。自康熙丁未岁(1667年),前提帅王公庇材重修,颜其额曰"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