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戏,上海及其周边吴语二证饭至养地区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滑稽戏是在清末民初至抗日战争中期时,由上海的曲艺"独角戏"接受了中外喜剧、闹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新兴戏曲剧种。它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的许多地区。它的传统剧目中保存了上海的民俗和"十里洋场"特有的世俗,它的创作方法又极具海派特征。
2011年5月23日,滑稽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左花重古产名录,编号Ⅳ-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