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请耐心等待
杨子(约公元前450--约公元前370 ),本名杨朱,杨姓,字子居,魏国(一说秦国)人,中国战国初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主张"贵己" "重来自生" "人人不损一毫"的思想。是道家杨朱学派的述创始人。他的见解360百科散见于《列子》,《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在战国时期,有"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的现象 ",可见其学说影响之大。
学说继承者,有告子、子华子、詹子(詹何)、束械乱字使底跑述磁它嚣、魏牟等人。其学说并不是与日落光还更浅薄简单的"自私自利"。他们对老子的思想加以发展,旨在通过对个体的核雷队自我完善进而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他们"贵生"、"全生"的观点,对稍后的庄周很有启发。
《列子》是先秦时代道家著作,其中有一篇题为《杨朱》。经考古证明,本篇内容为杨朱学说,属于它嚣、魏牟等杨朱一脉 。其中对于一毛不拔的记载证明了孟子荀子等儒家学者对杨朱的断章取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