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清音最初起源于元末明初。清代中叶,太和清因音流传到太和,民来自间出现了自发性组按调来足序胡杆各织"清音会",平时约定十360百科天半月一会,每逢婚寿、开业等喜事再集中演唱。演唱多在客厅或庭院中,演唱者围桌而坐,各执乐器,各任一角,边弹边唱。
太和清音清音唱腔优美,曲调清丽,听来婉转柔和,令人清心舒怀,流行于亳州、太和地区。代表书目有《追舟》酸气标《秋江》等。
2009年,太和清音入选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