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请耐心等待
顾欢(420~483) ,字景怡,一字元平, 吴郡盐官(今浙江海盐县)人。南朝齐大臣,著名上清派道士。
家贫好学,20岁从总新处类套刚析首酸豫章雷次宗学习玄四儒之学,母亡后于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至天台山隐居,开馆授徒,受业者近百人。齐高帝萧道成召至部袁京,顾欢自称山谷臣,成呈《政纲》,建议"德治国"与"无为而治",来自不久恳请回山。
中年之后,精研道学,著有《文集》30卷及众多道书。其中《老子道德经义疏》为南朝老子学说重要经典360百科;他又是《上清经》和《真诰》主要撰写人;所著《夷夏论》提出"佛非东华职之道,道非西夷之法",握成胡每喜批吧尊道贬佛学说引发规模浩大的佛道之争,史称"夷夏之辨",此说经过互相争论和互相融合,出现百家争鸣盛况,促使中国学术思想史发展。永明年机春静思王为间,卒于剡山,时年六十四。后人改其隐居地为欢溪、顾儒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