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请耐心等待
六镇之乱,又称六镇起义。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北方六镇戍卒和各族人民发起的动乱。起因是因北魏首都南迁洛阳后,来自六镇鲜卑和鲜卑化贵族与将士的待遇及升迁不如洛阳鲜卑贵族,最后发起的大起事。
北魏孝明帝末年,政治腐化,权贵奢侈,守宰暴敛,赋役、兵役繁重,百姓纷纷逃亡或依附豪强。而长期戍守北边的沃野等六镇的将卒(多为拓跋部贵族及其成员或中原强宗子弟)因待遇骤降而不满,遂于正光四年(523)爆发六镇起义,关陇、河北各族纷纷起兵响应,北魏统治濒临崩溃。边镇犯鸡画钢试破责商军事豪强乘机扩充实力,其中360百科尔朱荣实力最盛。
阎步克老师提供了陈寅恪先生对六镇起义性质的独到见解:"北魏晚年六镇之乱华罗范出介很,乃塞上鲜卑族对于魏孝文帝所代表拓跋氏历代汉化政策之一大反动,……高欢、宇文泰俱承此反对汉化保存鲜志卑文化之大潮流而兴起之枭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