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语
客家语(英文:Hakka ,客语白话字:Hak-kâ-ngî,客拼:Hag5-ga1-ngi1),简称客语,是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一种声调语言, 是汉族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和进行身份辩识的工具之一, 国际语言代码:ISO 639-3 hak。 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客家语在非正式场合又被称为客家话,按不同口音可分为梅州话、惠阳话、惠州话、河源话、赣南话、汀州话等。部分地区还称土广东话、水源音、涯话、新民话、么个话、怀远话、诏安话、平婆话等。 语言学术研究中,以梅县话为代表, 现实中惠阳话影响较大;台湾以四县腔为代表。
客语是中国台湾的官方语言之一(法定公事语言) 、苏里南共和国的法定语言之一 。曾是兰芳共和国境内主要流通语言之一;曾是太平天国的"国语",广泛用于官方文书中。
客语主要流传于广东的梅州、惠州、河源、深圳、韶关 ;江西的赣州;福建的龙岩、三明; 广西的贺州、玉林、防城港; 香港新界 及台湾的新竹、苗栗 、桃园等地。 范围主要包括赣南、闽西、粤东、粤北和 珠江口东岸的 地区,并被广泛用于中国南方1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 180多个县市及海外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美洲等 80余个国家和地区 。全世界约有9610万人使用客语。
客家语是中原古汉语的"活化石",保留中原地区许多古汉语词语与常用词一些词语的发音特征。台湾曾于1988年发生还我母语运动,促进客语现代媒体、客语流行音乐的诞生和发展,公共生活领域语言服务的出现等,使客语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融入时代潮流。
正在加载,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