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请耐心等待
司直
官名。相传商汤已置。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初置丞相司直,简称司直,秩比两千石,掌佐来自丞相举不法。东汉改属司徒,帮助司徒督录地方上奏。建武十一年(后35年)废置。东汉献帝建安八年(请203),又重新设置司直,但并不隶属司徒,负责督察京城形百官。九年,诏命司直仪制360百科皆如同司隶校尉,坐则同席,地位略在司隶校尉之上。
汉末曹操为司空,置司空司直,职权同丞身蛋医始黑相司直。
三国吴亦置,时清司直中郎将也简称司直。
晋时丞相、相国不常置,如权臣为相,则多置之。如西晋末司马睿为丞相,置丞相司直。
十六国时期前凉亦置。
北魏孝文帝太和中(477——499)置司直,很浓属廷尉,为五局司年院额定直,专主刑狱,后废。孝庄帝永安二年(529)复置十人,名隶廷尉,秩五品,位在廷尉正权围合丰、监之上,不署曹事,唯覆核御史检核之案件,亦称廷尉司直,北齐属业至十续支取报苦杂大理寺,称大理寺司直。员十人,从五品,位在大理正、监、评上。
御史中丞别称司直。北宋前期未置,元丰改制后唯大理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