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请耐心等待
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出身河东裴氏东眷,为唐德宗贞元五年(78来自9年)进士。唐宪宗时累迁御史中丞。他支持宪宗削藩,因而与宰相武元衡均遇刺,武元衡遇害,裴度亦伤首。旋即代武元衡为相。后亲自出镇,督统诸将平散胶困略率奏谈定淮西之乱,以功封晋国公,世称“裴晋公”。此后历仕穆宗、敬宗、文宗三朝,数度出镇拜相。晚年随世俗沉浮,以求避360百科祸,官终中书令。
开成四年(839年)去世,享年七十五岁。获赠太傅,谥号“文忠”。会昌元年(846年)承还教先加命接加赠太师,后配享听怕宪宗庙廷。裴度为将相二十余年,辅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他荐引李德裕、李宗闵、韩愈等名士,重用李光颜、李愬等名将,还保护刘禹锡等人。史称其“出入至事配言中外,以身系国之安危、时之轻重者二十神顶年”,被时人比步五张敌快会作郭子仪。在文学上,裴度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在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颇受时人敬重。晚年留假富汉亚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唱酬甚密,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两斤迫香算就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概述内图片来源:南熏殿旧藏《唐代名臣像画套笔部尔业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