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请耐心等待
罗卜藏丹津 ,固始汗的孙子、达什巴图尔的儿子,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右翼首领。康熙五十三年(1714)承袭其父的亲王爵位,成为青海蒙古和硕特部贵族的最高爵位(异于职权),但其父是庶出的,与有的正支不太和睦。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清军第二次进西藏平定入侵的准噶尔部,途径青海时,他要求在西藏恢复他家族的汗庭(背景是1717年准噶尔汗国派兵攻入拉萨杀死拉藏汗导致和硕特汗国灭亡),清军领导、康熙第十四子胤禵没有答应,只同意他进藏协助(强大的清朝不欲恢复汗庭、也取消第巴专权制,防双方再起冲突,在西藏实行诸噶伦集体领导制度)。
雍正元年(1723年),曾随清军入藏征战准噶尔的青海和硕特部,受到清庭奖励。其中,察罕丹津(固始汗五子伊勒都齐之孙) 受封为黄河南亲王(主要牧地在今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共领青海和硕特右翼,削弱了罗卜藏丹津在右翼的独大地位,是清朝遏制他图谋汗位的野心。
这导致他更为不满,恰逢康熙去世,镇守西宁的允禵回京奔丧,他便发动叛乱。清廷命年羹尧、岳钟琪等率军镇压,次年平定。罗卜藏丹津逃往伊犁河谷准噶尔部要地避难,于乾隆二十年(1755 年)清军讨伐准噶尔部时出降,后被押送北京,乾隆赦免其死罪,留住北京,后送往内蒙古住居,有人看管。其二子均被授予蓝翎侍卫的官职。
清廷平乱后,对青海地区的行政建制作了重大改革,恢复明代的西宁府建制,置西宁办事大臣,划分青海蒙古二十九旗,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