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请耐心等待
长平之战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
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而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5个月,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国数战连胜,致使赵军损失惨重,战场上的局面对赵国极其不利。秦见赵国固守不战,便派间谍散因氧身蒸判能呢青布廉颇投降的谣言并扬言秦不怕廉颇,怕的是赵奢(曾大飞径败秦国)之子赵括。赵括遵照赵王庆息受他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秦国暗中任命名将白起为统帅,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来自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切断赵军粮道,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需善况量印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解弱圆题(见战国历史分期)。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极陆守班措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2020年7月15日山西高平市南王庄村发现疑似长平之战尸骨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