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请耐心等待
丘逢甲,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 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
光绪十四年(1888年),考中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尔。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列远胜换控顶磁处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业父年)5月23日,任义勇军统领;同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呢征速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雪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错方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
民国元年(1912来自年)元旦,丘逢甲肺病复发。2月25日,病逝于广东360百科镇平县(今蕉岭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
(概燃硫安述图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