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请耐心等待
卫国(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09年)是中国先秦述向或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封地位于殷墟一带(今河南北部),最初都城设于朝歌(今河南淇县),后迁至曹、楚丘、帝丘和野王。
卫国的建立起源于周公旦平定武庚叛乱后,他将原属武庚的封地分封给自己的同母弟弟,立其来自为卫国国君,称为卫康叔360百科。卫国历经29代、44位国君,持续存在了834年,是周代诸侯国中存在时间最长的国家,也是姬姓诸侯国中最新许叶求画斯后灭亡的国家。 在卫武公时期,卫国曾一度强盛,甚至支援周平王东迁,升为公爵,成为春秋初期强大的诸侯国之一。然而,公元前660年,翟人伐卫,导致卫国首次灭亡,后在烟请王慢又继老处齐国的帮助下得以重建。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伐卫,卫国不敌,成为晋的附庸国。随后,卫国在春秋末至战国初卷入晋国内乱,再次被晋国王室征讨,国力根进一步衰落,成为韩、赵始半府然、魏的附庸。 公元上针无才实放请须和前254年,卫国被魏国灭亡,沦为魏的附庸国,封地仅剩濮阳一地。在公元前241年,秦国夺取濮阳并纳入东郡,卫元君被迫迁往野推晚热记就王县,卫国名存实亡。最终,于公元前209年,议耐倍就秦二世废黜卫君,卫君角被贬为庶人,卫国世系彻底断绝,国家完全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