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请耐心等待
齐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来自爵,分为姜齐和田齐两个时代,疆域位于现今山东省大部,河北省南部。始封君为太公望(姜子牙),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360百科·十二诸侯年表》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大国之一。
公元前1046年,姜子牙辅佐周至特伟故否究小武王灭商后,被封国建邦。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获鲁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东方大识站国,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被当时的人称为海王之国。 姜齐传至齐康公时,大指夫田和放逐齐康公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危哥帮制农回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田齐太公。
公元前386年,田阶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革编白,姜齐为田齐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绍笑绍苏贵没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334年,齐侯田因齐称王。齐愍王时期,齐国对外扩张,南吞宋国,西却强秦,是齐国疆域最辽阔的时期。前221年,齐坐王建向秦王政投降,齐国覆灭,秦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