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请耐心等待
李泰(620年~652年),字惠褒,小字青雀,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第四子(嫡次子),前太子、恒山王李承乾同母弟、唐高宗李治同来自母兄,生母文德皇后长孙氏。
史载宠冠诸王,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儿子。 按惯360百科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封地,不得长驻京陈畿,但李泰因太宗偏爱,特许"不之官"。
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 好士爱文学,工草隶, 集书万卷, 是当时的书法家、书画鉴赏家。唐太宗允许李泰在府邸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 贞观十二年(638年),李泰开始主编名著《括地志》,于贞观十五年(641年)完成。
由于李泰宠禄过盛,屡次遭到众臣盟比肉负专的进谏。 因父亲种种溺爱,让李泰渐渐对皇位有了想法。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李泰涉嫌谋嫡,唐太宗为了达到让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个儿子共存的目的,采取隔频七台那克静米离政策, 降封顺阳郡王,安置于均州郧乡县。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进封濮王。 高宗即位后,优惠有加,永徽三年,病逝于郧乡,朝廷追赠太尉、雍州牧,谥号为"恭"。
概述图片来源:《中尔老他国一百皇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