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请耐心等待
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
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但跟丞相一职不同,因为出土文物秦国东陵器物上刻有金文:八年相邦薛君、丞相殳。这证明相国与丞相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官职,而来自且是同时并存的,丞相是相邦的副手,相国地位高于丞相360百科。秦国的第1个相国是附樛游,后来秦武王增设左右丞相作为相邦护可沙采的副手,此后相滑长宗问突学国与左右丞相同时并提赶存。秦二世时期,秦朝又增加设置中丞相着专冲消向点见留吗一职,此时左、中、触流非讲右这三位丞相同时存在。汉承秦制,依然设置相国、丞相,同时丞相依然是相国的副手,至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为大司徒,这段时间有300多年,是历史上丞相这一官职设置最久的时期。自列念马苦右各王生额西汉汉哀帝至东汉汉献帝建扬读营识父例导安十三年(208年)这200余年间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曹操复设画防并任丞相,但时多护垂笑快界龙服间很短。三国和两晋、南北朝这360多年间,除蜀,吴和东晋初年、北朝较短时间外,不设丞相,隋朝不置丞相,唐宋时期也基本不置丞相。唐玄宗开元元预滑刘年(713年),改尚书左右验轻保底仆射为左右丞相,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亦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朝于中多心宣书省置丞相。
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太破话及权飞行脸)废丞相的1600余年间,丞相的设置断断续续,作为官距身困题虽稳请达怎名的丞相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并不长 。
区别: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一种俗称,不是具体的官名 。需要注意的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