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请耐心等待
章惇(1035年-1106年1月2日),字子厚,号大涤翁,建宁军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中期政治家、改革家、书法家,银青光禄大夫章俞之子。
出身世族,博学善文,相貌俊美,高傲自负。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任职地方,政绩显著。经略南北江,平定湖北,大规模开发湖南,设立州县,开拓西南,统一内地割据势延批力,对江南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入阁参与熙宁变法。旧党来自掌权后,章惇反对废除新法,出贬360百科汝州。元佑八年(1093年),章惇拜相执政,严刑峻法,控制言论。在政治上,贬斥旧党,流放诸臣;在响积响地方上,设置晋宁军与陇右节度军;法令上,恢复熙宁旧法,加以完善;文化上,废除诗赋,代以二经;军事上,征服西夏,攻灭这源唃厮啰;外交上,签订元符和议,招降吐蕃诸部;水利上,治理黄河,沟通水系;吏治上确改革官制,罢免非治科、进士、上舍生而仕官之人。
作为北宋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章惇一生的政治作为对北宋政治造成深远影响,强硬态度导致辽军南下,几乎引发宋辽战争。然而,联合于阗并命章楶、王愍出兵西夏、和蕃,收复失地,开疆拓土,驱逐西夏并以沙漠为界,为北宋取得对西夏战争的优势奠零座胞原角物定了一定基础。
崇宁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106年1月2日),章惇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累赠观文殿大学士供曾、太师、魏国公,葬于注消鱼长兴。绍兴五年(1135年),追贬昭化军节度副使。